close
父母須避免的五大錯誤


父母期望孩子及早說話、贏在起跑點的心態是可以理解的,不過如果

太心急而有一些教導上的錯誤,反而會適得其反,心路基金會兒童發

展中心林麗英主任特別提醒父母以下幾個方向: 


1.不要用疊音字

我們經常聽到父母會對孩子說:「寶寶,你今天吃飯飯了沒?」「寶

寶今天穿這個衣衣好漂漂!」這樣的說法其實是不太好的。父母在教

導來子說話時,不要強化孩子的疊音字,例如應該教「貓咪」,而不

是「咪咪」,應該說「漂亮」,而不是說「漂漂」。在學習語文的過

程中,應該讓孩子自然而然知道正確的說法,也訓練他說多音字和短

句。 

2.有效地導正發音 

兩歲以前的孩子,說話發音常常都不準確,千萬不要把孩子不準確的

發音當作好玩,故意去逗弄他,或者故意去學他錯誤的發音,小孩子

並不清楚自己發音準不準確,如果大人抱持好玩的心態,他只會覺得

很好玩,以後當錯誤的發音固定下來,想要改也很困難。 

3.說話要自然 

教導孩子學說話,不要太重視嘴型,太過於矯情反而扭曲了語言的本

質,同時孩子也不容易了解語言發音的真實性,自然讓孩子習慣你講

話的速度方式是最好的。 

4.親自跟孩子對話 

很多人喜歡購買錄音帶或是CD來協助孩子聽故事學說話,雖然聽故事

很有趣,也是學習一種好的方式,不過千萬不能依賴這種單向式學

習,靠著機器來學說話,不僅很被動,而且孩子根本不可能培養好的

表達方式,最重要的還是父母多和孩子互動說話才有幫助。 

5.多點耐心去引導 

孩子初學說話時,難免會有口齒不清的情況,或是語意表達不明,父

母千萬不要大聲訓斥他。可以常常發現一些案例,媽媽聽到小明說話

「我…我…今天在學…校被欺……」媽媽可能很嚴厲斥責小明:「說

清楚一點,每次說話都口吃不清楚,教你很多次了都一樣。再一次、

快點再說一次。」媽媽的大聲訓斥可能讓小明講話更結巴了。其實約

有五分之二的口吃幼童會持續一兩年,有個要到十歲左右口吃才會消

失,真正需要治療的個案約佔全人口的百分之一。口吃原因很多,可

能是遺傳、中樞神經病變、環境壓力等,讓幼童在學說話過程中屢受

挫折,而愈來愈失去信心,演變成緊張、逃避,讓口吃惡性循環。因

此若是孩子有說話不清楚現象,父母一定要有耐心教導,不要大聲訓

斥或是恥笑他,否則只有負面效果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innie520ste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